化学低温热处理用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?
时间:2025-04-03 14:40:03 点击次数:
化学低温热处理用盐的成分根据具体工艺需求有所差异,通常由基础盐、活性介质及功能添加剂组成。以下是典型成分体系及分类说明:
盐类型 | 常见化合物 | 功能与特性 |
---|
硝酸盐 | KNO₃、NaNO₃ | 提供液态介质,熔点低(如 KNO₃熔点 334℃),适用于 150~550℃温度范围。 |
亚硝酸盐 | NaNO₂、KNO₂ | 与硝酸盐混合降低熔点(如 KNO₃-NaNO₂共晶点 142℃),增强盐浴流动性。 |
氯化物 | NaCl、KCl、BaCl₂ | 高温盐浴(>600℃)的基础成分,高导热性(热导率约 0.5W/(m・K))。 |
碳酸盐 | Na₂CO₃、K₂CO₃ | 调节盐浴 pH 值,抑制氧化反应,常见于渗碳盐浴。 |
- 氰盐:NaCN、KCN(传统渗氮 / 碳氮共渗,剧毒,逐渐被淘汰)
- 硝酸盐 - 亚硝酸盐体系:KNO₃-NaNO₂(无氰渗氮,分解产生 N₂O、NO 等活性氮物种)
- 氰盐:NaCN(分解产生 C、N 原子)
- 碳酸盐:Na₂CO₃(高温下释放 CO₂,与工件表面反应生成碳)
- 氟硼酸钾:KBF₄(低温渗硼,分解生成 B 原子)
- 硫氰酸盐:KSCN、NaSCN(硫氮共渗,分解产生 S、N 原子)
添加剂类型 | 代表物质 | 作用机制 |
---|
脱氧剂 | Al 粉、SiC | 消耗盐浴中的氧,防止工件氧化。 |
催化剂 | BaCl₂、MnO₂ | 降低反应活化能,加速渗层形成(如 MnO₂可使渗氮速度提升 20%)。 |
抗氧化剂 | NaOH、LiF | 中和酸性物质,延长盐浴寿命。 |
表面活性剂 | 聚乙二醇、OP-10 | 改善盐浴对工件的润湿性,减少挂盐量。 |
- 成分:50% KNO₃ + 40% NaNO₂ + 10% NaOH
- 温度:550~600℃
- 特点:无氰、低毒性,氮势可控(通过调整 KNO₃/NaNO₂比例)。
- 成分:70% KSCN + 20% NaNO₃ + 10% NaCl
- 温度:560~580℃
- 功能:S、N 原子协同渗入,形成复合渗层。
- 成分:25% KBF₄ + 60% BaCl₂ + 15% Al₂O₃
- 温度:650~700℃
- 优势:降低渗硼温度,减少工件变形。
- 无氰化替代:用 KNO₃-NaNO₂-MnO₂体系替代氰盐,毒性降低 90% 以上。
- 低氯盐浴:采用 CaCl₂替代部分 NaCl,减少氯离子污染。
- 再生技术:通过真空蒸馏、电渗析等方法回收盐浴中的贵金属(如 Cr、Ni)。
- 某汽车零部件厂数据:采用无氰渗氮盐浴后,盐浴消耗成本降低 15%,环保处理费用减少 60%。
- 实验室测试:KBF₄-BaCl₂渗硼盐浴的渗硼速度为 0.02mm/h(传统高温渗硼为 0.05mm/h,但温度降低 200℃)。
通过精确调控盐浴成分与工艺参数,可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高效化、绿色化目标。